這位選擇權老師兼操盤手一夕爆倉大賠了 | James Cordier | naked short on call

 
一個交易日的價格軋空,讓縱橫市場30年的「他」白做工。
2018/11/19晚上,James Cordier一夕大賠的消息,出現我手機裡的許多LINE群組。
我很好奇,一位選擇權的老師兼作手,怎麼會…就突然賠光了?

我們先來快速瀏覽一下操盤手James Cordier做空的天然氣(賣出買權 | naked short on call),最近行情走勢。





2018年11月的這一天,詹姆士科迪(James Cordier)代操的資金一夕歸零,30年的積累也付之一炬。
他一定很難過,因為從他影片裡的表情跟聲音可以發現,他強忍著眼淚不給滴下來。


事發後,他寫下這些:
「今天,是我們被清算的一天,因為天然氣出現「軋空潮」,價格大爆發。」
「它發生的速度確實超出了我職涯中所看過的一切,它超越了我們的風險控制系統,我們只能聽命於市場。」
「這個無賴的浪潮壓垮了我們,更不幸的是,這造成了災難性的損失。」

詹姆士科迪是誰
他寫書教人操作選擇權賣方,但卻也陣亡在選擇權賣方。
詹姆士曾公開對投資人評價自己的交易風格:「我們的目標就是採用最激進的工具,並且保守地管理它。」
但很顯然地,他在這次最激進的交易工具裡,但既不保守,又沒管理。

詹姆士是「自由交易集團」(Liberty Trading Group)的總裁,有著30幾年的交易經驗,為北美、歐洲跟環太平洋地區的客戶服務。
他也是業界明星,其對於市場所做的分析,經常刊載於《華爾街日報》、《拜倫週刊》,也常受到CNN、美聯社等知名網站引用他的內容進行評論。
但這次被評論的對象,從市場行情變成「自己」;詹姆士本人成了全市場議論的對象。

「那個寫書教你交易期權的人爆倉了!」


「跌落神壇!那個教你做交易的大神也爆倉了!」

「在一個流氓波動引發的毀滅性災難後,OptionSellers.com將走向黑暗。」(‘OptionSellers.com’ Goes Dark After “Catastrophic Loss Event” In NatGas “Rogue Wave”)


一夕歸零就結束了嗎?很遺憾地,並沒有。
信裡還這樣寫著:
「我們花了一周的時間,盡可能迅速平倉我們的天然氣短線空頭部位。」
「但因為天然氣似乎出現了「軋空潮」,價格大爆發。今天,是我們被清算的一天。」
「我們的清算公司FC Stone現在要求我們清算所有部位。」
「您的帳戶可能會在明天面臨追繳通知…您也可以通過郵件收到。這是一個增加資金的呼籲,以使餘額恢復到零。」

什麼意思?資金都已經虧損賠光了,還要再追繳更多?
因為選擇權賣方(裸賣)的特色,就是「收太白粉的利潤,承擔賣白粉的風險」。
即便被狠狠軋空、本金歸零,都可能不夠賠;這次就是賠超過了,因此還有法定的虧損要追繳償還。
詹姆士這次賣出天然氣的買權部位,而且只賣出買權部位,就好比全身都沒穿衣服,讓自己赤裸暴露在零下20度的戶外,且還特地挑選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中央,然後自信地閉上眼睛…他選擇了最危險的方式來凸顯自己。

影片裡,詹姆士都快哭了,甚至公開道歉,所以投資人就該原諒他嗎?
投資本來就有賺有賠,輸贏乃兵家之事,但是…
但是把錢「賠光」應該予以斥責。
不管是把自己的錢賠光,或把別人的錢賠光,都應該被撻伐,尤其他又是一位職業操盤手、基金經理人,更有義務確保客戶的資金是「安全」的。
「安全」不代表不會虧損,但是「安全」代表你不能爆倉。這是最低的道德底線。


 大賠給投資人的教訓就是,投資人沒有記取大賠的教訓。
2018年台灣期權市場
「家庭主婦黃小姐,2年前進入期貨選擇權市場,以2個帳戶本金共580萬元投資,沒想到今年2月6日當天台股開盤大跌,黃小姐期權部位被期貨商一鍵平倉,瞬間負債5000多萬,她哭訴「家中有3個孩子正值國中、國小,除了養小孩,房子被法院查封,日子不知怎麼過下去?」
「蔡小姐以本金97萬投入期權,最後虧損2000萬,因沒有能力負擔,房子總價值500萬被扣押,5萬元薪水被扣三分之一,有2個小孩要扶養,一個還在念研究所、一個在當兵。」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18年台灣股票市場
「台股畢業文近期在PTT成為熱門討論文章,一位Air00投資人流淚寫出戶頭僅剩6萬元的融資斷頭人生。他指出,投入242萬元在台股,但所投資個股幾乎都沒有賺到錢,股價還不斷下挫,最後面臨攤平、補保證金,終究虧損達236萬、僅剩6萬元。」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2015年大陸期貨傳奇劉強跳樓事件
劉強曾任股票、期貨私募基金操盤手,曾創下一年獲利增長2000%的紀錄。
但卻在2015年的股災中,因滿倉做多期指和融資買股,最後導致破產。
他曾在一封公開文章提到:「此次股災顛覆了我的很多投資原則,讓我感到無所適從,甚至多次懷疑自己是否還適合這個市場?」
最後他在酒店頂樓平台跳樓自殺。

2012年「倫敦鯨」事件
在英國摩根大通的首席交易室,布魯諾憑藉著過往優異的信用與績效表現,利用銀行對其較寬鬆的風險監管,進行超額的衍伸性商品交易,最後在60天內虧損了58億美元。
(資料來源:MBA百科)

久遠一點的還有
✍1991年7月5日國際商業信貸銀行因為非法借貸及內線交易宣告倒閉。
✍1993年創立的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5年內用60倍的槓桿創下了400%的報酬,最後在1998這一年內,賠掉總資產92%(約60億美元)。
✍1995年霸菱銀行(Barling Bank)因為尼克李森(Nick Leeson)在新加坡和東京股市交易市場為衍生性證券投資了賣出跨式,造成14億美金的損失,導致霸菱銀行的倒閉。
✍還有2011年台灣統一證券前總裁創下的台灣期貨史上最大違約案(6億台幣)。


所有賠大錢的輸家,都有一個共同特色。
這些賠大錢的交易員,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曾賺過錢,甚至都曾賺過大錢。」
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在二次大戰過後,有一位德國的將軍在反省他們為什麼在重大戰爭中,局部的戰爭都是戰無不勝,但最終仍都失敗。一次大戰、二次大戰他們都失敗了。如果有三次大戰,他相信德國人還會失敗。
後來那位將軍得到一個結論:「我們德國人總是小心翼翼地避開眼前一個個小陷阱,以便順利掉進後面那個更大的陷阱。」
戰場上有陷阱,市場上陷阱更不在少數。
因為曾經閃過以前一個個的陷阱,這才讓自己有機會掉入後面-那個更大的陷阱。

這些無疾而終的交易員,都曾在生涯中巔峰輝煌過。
✍統一證券的杜前總裁在違約交割6億之前,先已賺入數億元。
✍LTCM賠掉整個公司之前,先曾創造「地表最強獲利績效」。
✍倫敦鯨的交易室也是仗著過往績效與信用良好,才會讓銀行疏於監管,進而引爆60億的大地雷。
若非他們都曾天資聰穎,閃過一個個陷阱進而大賺,又怎有後續更大的資金與機會,來創造更大的虧損?
詹姆士這次慘遭滑鐵盧亦同。


「贏家」,誰說了算?
在詹姆士爆倉之前,他應該是市場公認的贏家。但現在呢?
統一證券的杜先生、LTCM、倫敦鯨交易員、劉強,甚至台灣2/6選擇權雙漲停之前,那些總是賣出遠月深價外的「穩穩賺包租公」,是不是贏家?
在他們大賠之前,是;他們是「贏家」。
但是經過市場海嘯衝擊之後,不是;又變成不是「贏家」。
所以我們到底要怎定義贏家?
有時候看朋友這幾年好像做的不錯,股票波段有賺到錢,現股、期貨當沖獲利不斐,甚至選擇權賣方穩穩賺?
令人心生羨慕,好想也跟他一樣,甚至就把錢交給他代操?

我認為「贏家」要蓋棺論定。
這一直要到真正退出市場不再踏入的那天,才說的上到底是不是贏家。
這點或許問問身邊較資深的營業員,他們會很有感;因為他們都看過太多曾經巔峰輝煌的客戶,卻往往可以在一個不算長的時間裡,散盡家財萬貫。
(更多贏家的定義,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從主力作手的角度看「贏家」的定義)

比爾蓋茲曾說:
「人的生命是一場正在燃燒的火災,一個人所能做的、也必須去做的,就是竭盡全力要從這場火災中去搶救點什麼東西出來。」
交易何嘗不是如此?投資人在市場裡的平均敗率遠遠高於勝率,因此在這個敗率甚高的市場裡,我們能不盡自己所能讓虧損降到最低嗎?

巴菲特也曾說:
「投資比的不是進攻,而是防守。在美國,如果你的基金可以做到連續年化收益率10%以上,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大資金來找你。」
但大家普遍看不起10%的獲利績效,認為至少要多一個零才及格。

我認為在損益的百分比裡,風險控管是1,獲利績效是0,一定要有前面的1,後面的0才有意義。
沒有風險控管之下的獲利,就好像空中樓閣,很虛幻縹緲;問題不在於「會不會掉入那個更大的陷阱」,問題在於「什麼時候會掉入那個更大的陷阱」。


【後記】
漢劉向<戰國策>:「行百里者半九十。」
意思是要走一百里的人,請把九十里當成里程的一半。說明最終階段的重要性,切莫沉浸在得意中,卻無疾而終。
手風越是順,越是大賺的人,越要以此警惕在心;大賺特賺固然喜悅,風控的底線卻也不能逾越。


作者_EGO (葉韋辰)
(前)警官公務員,現為專職交易員 / 交易教練(點石團隊)。
理財寶籌碼K講師 / 聚財網講師
NLP專業執行師 / NGH(準)催眠師
3個孩子的爸 / 一個老婆的老公

也許你也會想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