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成功者的自我評價系統

 

每次看到他,心情就很差?

 
你也有過這樣的心情嗎?對於這樣的心情也有所共鳴嗎?
我懂你的明白,但是…請先別為此感到開心。
因為這有點問題。
「他」是他,「你」是你;為何看到「他」,「你」就要不開心?
 
若只因為看到他,自己的心情就「被人影響」,那拉回到我們熟悉的交易這個領域,豈不是有太多太多可以影響自己心情的人、事、物了?
那這樣又該如何定心?
—–
前陣子在一個餐廳用餐,隔壁坐著一桌女孩們的聚會,聽起來應該都是工程師,因為許多專業術語我聽不是很懂,而從她們的互動看來,應該是大學同學的聚會。
這群女孩子,聊著聊著就聊開了…聲音實在不小,因此對話內容我聽的也還算清楚。
三五好友難得聚在一起,互吐一下工作上的苦水,這應該是自然的了…
而我在旁聽著聽著,居然聽到入神了!甚至進而從中得到了一個「交易心理」上,很大很大的認知突破!
—–
那個下午,她們的對話內容就都類似於此:
 
某甲:他們真的很奇怪,很愛「生話」(台語)耶!明明沒有的事卻也可以造謠成這樣。
某乙:你才知道,我那部門也是啊,大家傳什麼我這個爽缺是去跟經理「求」來的…拜託!我什麼都沒說過好不好。
某丙:他們怎麼可以這樣說我!你知道嗎,針對OO這件事,我被他們說的多難聽啊!很令人生氣耶!他們怎麼可以這樣…
某丁:哀,別難過,這種人到處都有,我們那邊也是啊!一個媽媽超擺爛!整天無所事事只會上網逛拍賣,工作一來卻唉聲嘆氣說自己loading很重,然後經理就買單耶!馬上幫她把工作轉給其他人。真是令人倒彈(台語),每天近公司看到她,我心情就很差!

當天對話的內容與風格,大概類似於此,她們邊聊、邊罵、邊抱怨、邊討拍,偶爾聽到對方抱怨的內容跟自己的處境一樣時,還會帶出對話的「高潮」、大夥兒一起拍手叫好!
因為…「我的好友跟我真有默契!也遇到一樣的事情!」

從最後離開的歡樂氣氛來看,她們在職場上不愉快與壓抑的情緒,應該是有得到了一些釋放,心情應該是好了點,這次的聚會應該是有彼此取暖成功。
—–
但我在旁邊思考的是:「然後呢?」
—–
今天離開了這餐廳,明天還是要進公司;對話中的這些「對象」,仍舊存在。
「明天」,他們還是要繼續面對那些令她們心裡討厭的「人、事、物」,明天、後天、大後天,都還是要面對。
然後呢?
或許離職換公司是一個選擇?
但樹大有枯枝、人多有白吃,下一個公司(部門)並不會更好?!

所以「理性」的做法是,每過一陣子就再把這群好友約出來,再吐一次苦水、再互相取暖一次…
然後呢?

 
再來一次。
 
再來一次。
 
再來一次。
 
—–
 
這樣可以產生正向的複利循環嗎?
 
—–
在心理學裡,有一個概念叫做「內部評價」&「外部評價」。評價的對象,是自己。
 
你若是透過外部事物進而產生對自己的評價,就是外部評價。
你若是透過內部事物進而產生對自己的評價,就是內部評價。
 
簡單來說,看你是透過什麼事物來評價自己?

外部評價的人,對於別人的評價特別在乎。他人說什麼、做什麼,就可以完全地影響自己的思維、影響自己的心情。常常忽略自己真正的感覺。做事情的動力常常為了取得別人的認可或者為了得到金錢而做事等等。
內部評價的人,不太在乎別人說什麼、做什麼,他們做事情的動力、心情的好壞來自於自己的內心。特別尊重自己的感覺。
—–
許久前我寫過一篇交易的「可控與不可控」。(請參考)
http://pointstone.pixnet.net/blog/post/319055011
 
若將這邏輯套用在餐廳裡的這群女孩身上…
不可控的:是他人怎說、怎做;
可控的:是自己可以選擇用怎樣的心態面對。

如果她們未來持續使用「外部評價」,持續把專注力放在「不可控」的事物上,那麼這些「爛同事」的一言一行,會繼續且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她們」的心情。
這將變成一種慢性病,且病情會越來越重,看這些人事物將越看越不順眼,甚至他打個噴嚏都會覺得噁心。
而同理可證,未來「她們」就需要更頻繁且時間更長地聚會(取暖),這樣的「慢性病」將變得難根治,甚至藥劑會越吃越重,最後根本戒不掉。(於是變成密不可分的好友@@)

徹底改善這樣的「壞心情」方法是有的!且很簡單。
根本之道就是從「外部評價」轉變成「內部評價」;
把專注力從「不可控的事物」上轉移到「可控的事物」上。

不要去管他人、市場消息、報章雜誌或臉書LINE等人說了什麼,只要專注在「自己的交易是否符合交易系統」即可。
這正是我個人交易生涯中,一個很大的心理轉捩點。

上述慢性病跟藥劑越來越重,就是一位投資人(交易員)越賠越多,越陷越深的過程。
有些人在中途恍然大悟,有些人則根本沒醒不過來;尤有甚者醒過來時,已無退路結果選擇…
—–
在現在這個年代做交易(或投資)所能得到的訊息,絕對是傑西李佛摩想都沒想到的?
在他那個年代交易,是依據「紙帶」交易的。

沒有LINE、沒有臉書、沒有網路、沒有手機,就只有一張紙上面寫著幾個數字,如此而已。
但現在的我們,隨時都有一堆公司營收預估、未來產業展望報告、法人目標價、投信重壓選股、主力籌碼集中飆股…等等。
如果你是使用「外部評價」的思維在交易,那麼這些猶如洪水般的訊息流入眼簾時,你是完全沒有招架能力的,而轉換成「交易行為」時,你就完全沒有自己;人云亦云。
明明買入持有一檔股票,卻無意間發現某某老師的LINE說「主力籌碼潰散」,於是你趕緊賣掉。
明明買入持有一檔股票,卻看到美股大跌,報紙說相關產業光芒已散盡,於是你趕緊賣掉。
明明買入持有一檔股票,卻…
於是你趕緊賣掉。
—–
而最令人難過的往往不是停損後賠錢,而是看到「消息」停損之後,過了一陣子回頭看的時候,怎麼他卻漲了50%甚至一倍上去了?
於是下次你看到這些訊息,就鐵了心不賣,甚至反著做?
結果越跌越不賣,甚至還加碼攤平,最後卻造就了「大賠」收場;甚至根本賣不下手,至今還慘套在手。
—–
請把交易的思維,從「外部評價」轉成「內部評價」吧!
把交易的專注力從「不可控的事物」轉移到「可控的事物」吧!
—–
所謂交易的外部評價,就是他人怎麼說、怎麼做。
所謂交易的內部評價,就是自己的交易系統怎麼設定,交易策略的買進賣出訊號顯示為何。

所謂交易的不可控事物,就是未來漲或跌。
所謂交易的可控事物,就是「風險控管」,每一筆交易的風險跟總資金的風險,我們可以控制。
—–
曾經我也荒唐過,也類似於「她們」那樣無奈於他、他、他,並且抱怨他、他、他還有他。
但在我做了這個心法跟技法的重大改變之後,我再也不必在乎金正恩是否又射飛彈了、特斯拉是否不被看好了、蘋果開賣的那一天是否就是股價高點了,也不必在乎籌碼老師的選股,是否有提到我的股票也是主力籌碼集中(還是渙散?)
—–
我只在乎我的【交易系統】。
我只在乎自己要從無到有建立出一個專屬自己,且具有正期望值的的交易系統,然後徹底地進行內部評價,一切交易決策,全由我的系統決定,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我說了算。
我不把專注力放在「到底要漲要跌」,因此我也不可能去小惡魔留言,邊發問邊抱怨說某某股票「無稽之彈」,沒有基本面卻漲成這樣,到底可以放空了沒?
要買、要賣,要做多、要做空,交易系統說了算。
—–
如果你的交易是【定了心、定了法並且依法】,那麼真的可以退出許多LINE群組,電視報紙也可以不用看了,只要在乎自己的策略是否夠好,是否仍有效,並且是否可以透過不斷的閱讀、學習與成長,讓自己的交易系統越來好。
同樣地,「她們」是可以選擇不必再抱怨的,可以選擇下次聚會的話題不必是相互取暖。
因為一旦你使用「內部評價」,那他人怎說、怎做…等等這些你不可控的事物,你將不再在乎,所有你的心情,只有自己可以影響自己,他人的所作所為並不易為自己帶來情緒上的起伏,並且你只在乎專注在自己自己可控的事物上:
【我是否做的夠好?我是否有不斷成長越來越好?】
一旦你專注在自己的成長,那麼…
假以時日,「生話」(台語)的人還在生話、造謠的人還在造謠、擺爛的人依舊擺爛,但你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
然後呢?
然後你就變得更好了。


更多學習資源,請加入臉書社團
【打造你的專屬交易系統】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15177545650227/

也許你也會想看看 >>